春天養生食療及藥膳

 

春天養肝藥膳,補性應較平和,不能使用溫熱補品

撰文/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

春天,始於立春,止於立夏的前一日,約國曆二月五日至五月五日止,春天要特別注意肝臟的養護,要特別注意肝木受風,肝陽上亢所產生的高血壓、腦中風、頭痛眩暈等病症。

春季開始於立春

春季開始於立春,止於立夏的前一日,為期三個月,春天要特別注意肝臟的養護,春天風氣最傷肝,春天飲食宜甘、辛、溫,如荽、棗、粉光參、龍眼肉、黨參、枸杞等,不能使用溫熱補品,加重內熱,而傷及人體正氣。

春季的生機

春季開始於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,止於立夏的前一日,經過雨水、驚蟄、春分、清明、穀雨六個節氣,約國曆二月五日至五月五日止,為期三個月。「素問,四季調神大論」:「春三月,此謂發陳,天地俱生萬物以榮,夜臥早起,廣步於庭,被髮緩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殺,予而勿奪,賞而勿罰,以春氣之應,養生之道,逆則傷肝,夏為寒變。」

翻譯成白話文即:春三月,萬物復甦,蘊育生機,氣候轉為滋潤,陽光逐漸增長,作息上晚睡是陰氣逐漸褪去,早起是春天陽氣逐生起,散披長髮,舒展形體,庭院中漫步,使意志舒暢。春天易染風寒,也易困倦

春天陽氣升發,是人體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,此時氣血津液生化,以滋潤五臟六腑,因此容易令人困倦,民間謂之春睏。但春天氣候潮濕,乍暖乍寒,要注意防風禦寒,衣著要保暖,以免感染感冒、過敏性鼻炎、流感等疾病。

春天適合養肝

春天要特別注意肝臟的養護,春應於肝,肝藏血,主疏泄,在志為怒,肝屬木,春天主氣是風,風氣通於肝,肝惡風,春天風氣最傷肝,「素問」:「諸風掉眩,皆屬於肝。」所以春天要特別注意肝木受風,肝陽上亢所產生的高血壓、腦中風、頭痛眩暈等病症。

春天若調養不當,傷及肝木,到夏天就會產生寒性病候。春季為陽主「生」,肝、膽經氣旺盛,如果違逆春氣養生道理,則肝氣因為抑鬱受挫,乃導致肝臟內生病變。

春天飲食宜忌

春天飲食宜甘、辛、溫,如、荽、棗、粉光參、龍眼肉、黨參、枸杞等,忌酸澀,忌油膩生冷之物,不宜大熱大辛之物如人參、鹿茸、附子、肉桂、蝦、蟹、韭菜、酒品等。春天養生藥膳補性應較平和,不能使用溫熱補品,加重內熱,而傷及人體正氣。

 

春季養生茶飲

一、玫瑰花茶

材料:玫瑰花苞6朵,檸檬2片,蜂蜜適量,水500西西。

作法:玫瑰花放入保溫壼中,以500西西熱水沖泡,加蓋燜10分鐘,後再加入

檸檬片、蜂蜜飲用,可連續沖泡一次,溫飲。

用法:宜間歇使用。

功效:理氣和血、疏肝解鬱、安定情緒、緩解經痛。

注意事項:1.一般體質皆可用;2.易腹瀉的人宜飯後溫飲;3.孕婦不宜使用。

 

二、豬肝菠菜粥

材料:豬肝3兩,菠菜3株,白米半杯,水1500西西,鹽2小匙。

作法:白米淘淨,加1500西西水,大火煮沸後,轉小火熬成粥;豬肝洗淨切薄片,菠菜洗淨切小段,先將豬肝加入粥中煮沸,再下菠菜,至豬肝煮熟,加鹽

調味即可。

用法:宜間歇使用。

功效:補肝、養血、補血,適用於貧血症、夜盲症。

注意事項:一般體質皆可用,但高血脂、高膽固醇者宜減量使用。

 

三、銀耳蓮子茶

材料:白木耳5公克,新鮮蓮子15公克,水1000西西,冰糖5公克。

作法:新鮮蓮子去心洗淨,銀耳加溫水浸泡30分鐘,去蒂頭及泥沙,洗淨備用。

銀耳加水1000西西,以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30分鐘,加入蓮子以中火熬煮15分鐘,再加入冰糖即可。

用法:宜間歇使用。

功效:養陰潤肺、益氣生津、滋陰養肝,適用於過勞乏力、口燥咽乾久咳。

注意事項:一般體質皆適用,外感風寒者不宜。

 

四、天麻茶

材料:天麻10克,水600西西。

作法:材料入鍋中加600西西水煎,水滾後轉小火煮30分鐘,約剩300西西,熄火,去渣取汁當茶飲。

用法:每日1劑,早中晚溫服,7日為一療程。

功效:平肝、熄風、定驚,適用於肝陽上亢的眩暈頭痛,手腳抽筋、高血壓。

注意事項:肝陽上亢的眩暈頭痛可用,若貧血引起的眩暈頭痛不宜。

 

五、枸菊茶

材料:枸杞10克,菊花6朵,水600西西。

作法:枸杞入鍋中,加水600西西煎煮,水滾後轉小火煮20分鐘,加入菊花再煮5分鐘,當茶飲,枸杞可食。

用法:每日1劑,早中晚溫服,14日為1療程。

功效:滋補肝腎,清肝明目,適用於眼睛昏花、夜盲症。

注意事項:一般體質皆可使用,外感風寒者不宜,易腹瀉者宜減量使用。

 

六、靈芝茶

材料:靈芝8克,水800西西。

作法:材料入鍋中,加水800西西煎煮,水滾後轉小火煮40分鐘,去渣取汁當

茶飲。

用法:每日1劑,早中晚溫服,7日為1療程。

功效:保肝強身,適用於肝炎緩解期,可提升免疫力。

注意事項:一般體質皆可使用,但肝炎活動期者不宜。

 

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://www.doctoryang.info/health_detail.php?id=363
本文的作者: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